我先认识李付元的作品,再认识李付元。
认识李付元的作品,是很偶然的。记得有一回在北京,有一位学美术的中学生,拿了一些美术作品让我挑,无意间发现了三件色彩明快、风格别具的动物小品。当时画上无款,模糊的图章,依稀看到是姓李的……我要了这三张画,卖画的中学生答应把画家生平寄来,可是过后却音讯全无。三件作品装框后,引来不少爱画人,大家被他大胆的构图和用色深深吸引。但当问起画家其人其事时,我却哑口无言……倒是正值旅新的吴冠中教授的公子吴可雨帮了忙,他一言道破:“这画不就是我爸爸早年的学生李付元吗!”
1990年5月初和北京吴老通长途电话,吴老希望我能赴京看《吴冠中师生展览》,吴老说画展收集了十三位比较优秀的弟子的作品,李付元是其中之一。
真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。
很不幸的,我在动身前夕,在家中院子跌伤了脚,当晚缝了六针,麻醉药消失后,痛如刀割,寸步难行,家人劝我取消此行。但清晨六时,伤势稍略好,我一拐一拐上机场……
吴老特地雇了小车,带我到著名的历史博物馆看师生展。
这是我第一次比较全面的看李付元的画。我的感觉是,李的作品比较有自己的面貌和性格。他虽然师承吴冠中,却没有明显老师的影子。
吴老过后陪我到劲松旧居的烤鸭店吃烤鸭,席间还坦然谈起他在那个时期如何“误导”李付元,累他留班一年……原来,在当时极左的思潮中,李的毕业创作是《易水送别》,用强烈的白(送别者均白衣)与黑(黑的马车)的色块对照来表达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歌。然而荆轲刺秦王,这主题被认为是不合适的。吴忍痛让李付元换选题。他终于画了两头强劲的黑牛,具充分量感美的黑块霸占了画面,吴想给予五分(高分),但在**的授意下教师集体评分却给了二分,不及格,李付元因此留了班。
《吴冠中师生展览》后,我多次赴京,并和李付元会面,我们一齐论画,一齐谈感受,一齐谈人生,总之无所不谈。尽管两人年岁相差十五载。
李付元的环境并不好,小小的斗室,即是客厅,也是睡房,更是画室,还要拨小小的露台饲养小动物和小飞禽。但是每当谈起过去的经历时,他虽心有遗悸,但对目前的生活还感到很满足,唯一不满足的却是艺术创作。他每完成一批作品后旋又感到不满意,不满足……
说的也是,李付元今年五十一,前半生已溜掉,若不珍惜后半生,要等何时……
一九九一年冬离京回国机上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